四川的旅游重点发展区域,可以概括为:十二大旅游片区,九大旅游走廊,以及八大湖泊水景,几大极高山地。前两者包罗后两者。
“汉中—广元—南充—巴中—达州秦巴山水人文旅游区”和“秦巴山水民俗画廊”,分别是十二大旅游片区之一和九大旅游走廊之一。秦巴山水民俗画廊的最高资源价值区域,就在先雾山。
十七大前夕,省委九代会提出了推进“四个跨越”,树立“大旅游”观念,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壮大旅游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富民惠民系统工程的战略要求。重建和升级四川旅游发展体系,推进川陕、川滇、川渝、川黔、川甘、川青、川藏旅游联动,进行中国西部、大西南旅游资源与市场大整合,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九大旅游走廊中,秦巴山水画廊,是秦岭南麓—汉中盆地、光雾山—诺水河、嘉陵江流域沿线独具特色的生态、地质、民俗、人文资源的总体概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光雾山,山形地貌、景观价值可与世界遗产张家界相媲美,在同一级别;且有数千公顷的、堪为中国最大的水青杠红叶原始森林。这一带洋县、巴州、平昌等县(区)域的山水古渡、江河滩林、民俗古镇等等,风格特异。巴渝文化特色与内涵,有待凸出亮点和深入挖掘。随着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的开通,川陕旅游联动、共铸旅游强势经济大品牌的全新机遇已然到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一、历史的沿革昭示着“秦巴旅游一体化”
历史上的汉中,向来被誉为“华夏肚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山水人文资源富集,卓具生物多样性,特产丰富。汉中盆地又被称为“小天府”。元代以前,汉中一直属于巴蜀的有机组成部分。宋代设四川行省,“川峡四路”之一的利州路,就包括而今的广元和汉中。元朝开国,“马背上的民族”为了彻底征服四川,害怕“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以强权统治和军事控制为主要目的,防止巴蜀反元复宋,成为独立王国,而划汉中归陕西行省管辖。即所谓“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尽失,合湖南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尽失,合浙江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尽失”;割四川之汉中入陕西,则秦岭之险尽失也!这样的行政区划,虽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统治、防止分裂割据,却人为地割裂了自然地理资源版块、经济发展区域和历史人文沿革的整体性。
历史上的汉中之于秦陕,历来有交通的约制和文化的阻隔;汉中之于巴蜀,却道路宽阔,如鱼得水。
行政区划蕃篱和人为地域壁垒,不应成为秦巴经济合作的天然障碍。
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的通车,使历史的交通格局翻了个倒转,四川一方广元至汉中、巴中至汉中的公路交通现状亟待改善与接龙,大量的海内外游客从黄土高坡走出历史苍凉的回想,渴望涌入生态环境优美的秦岭南麓、巴山山地和嘉陵江流域。“秦巴旅游经济一体化”呼之欲出。
二、秦岭与巴山旅游资源与市场共生互动
秦岭南麓及汉中盆地,与巴山及嘉陵江流域,其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既互为整体,共性突出,又各具特点,互为补充。
秦岭山脊一线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秦岭山地有世上罕见的乔木杜鹃和金色大熊猫等,汉中盆地洋县的滩林和朱鹳也尤为珍稀,勉县一带定军山、武侯祠等三国文化遗迹遍布,汉中市还有生产出中国第一架民航机的飞机厂,可以开发工业旅游,洋县的贡米和红米酒可以作为旅游购物特产……大巴山—光雾山有特异地质地貌,有汉代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米仓道,有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写下“巴山夜雨涨秋池”千古绝唱的官坝,有地球上罕有全国第一的数千公顷的青杠红叶原始森林,有名闻遐返、良种流布全国近25个省市区的[1] [2] [3] 下一页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