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旅游 >> 特产 >> 正文

巴中市茶叶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www.bz173.com  时间:2010/3/30 来源:www.bz518.com
字号:T|T
南江大叶茶良繁基地)

 

    (四)潜力巨大。一是自然资源可开发潜力大。我市现有相对集中宜茶面积80万亩。目前,茶园面积仅占宜茶面积的10%,尚有90%的面积可开发。二是产值提升空间大。我市茶园产值仅1882元/亩。农村茶园普遍只采春茶,夏秋茶没有利用。如果资源充分利用,每亩茶园的收入是种植玉米的10倍、水稻的7倍。三是绿茶市场潜力大。过去20年,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增加了近3倍,达到0.4千克。国内市场对绿茶特别是高山绿茶的需求逐年递增。我市是绿茶的核心产区,市场拓展空间十分巨大。

    三、   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产业效益不高,缺乏支撑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茶园投入不足,管理粗放,重采轻管,掠夺式经营。二是茶叶产品种类单一,春季名优茶多,夏秋茶少。三是茶业产值总量不大,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

 

亟待整治的茶园

 

    (二)经营机制不活,缺乏内动力全市加工企业和经营大户自身规模不大,拓展能力不强,带动效应不明显,难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同时,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集约化优势。

    (三)市场半径不大,缺乏影响力。我市有10多个茶叶品牌。品牌杂乱、市场混乱、竞争无序。有的是有名无量,有的是有量无名。几家经营大户的茶叶销售以本市为主,缺乏开拓茶叶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实力。茶农片面追求茶叶产量,忽视提升茶叶品质。在加工环节,手工作坊式居多,难以形成标准化生产。

    四、茶叶产业发展的措施

    巴中茶叶产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当前,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茶叶产业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之路的前提条件。没有规模茶园,就没有茶产业的规模发展。

    1、三条茶廊规划基地。按照《巴中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坚持“土地适宜、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切实搞好南江县正直——长赤——下两、通江县民胜——瓦室——永安——铁溪和平昌县笔山——镇龙三条“百里茶廊”产业带规划,探索“茶果套作、茶林套作、茶蔬套作”和“猪——沼——茶——林”的循环发展模式。2009年,集中力量建设2个500亩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和10个1000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力争在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5万亩,实现产值8亿元。到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40万亩,产值突破15亿元。

    2、三种模式建设基地。一是“茶地入股、反租倒包”模式。将茶园经营权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要求,将产权明晰给茶农。茶农以茶地入股,再从企业手中承包经营。这是茶农和企业利益联结最紧密的模式。二是“企业建设,茶农承包”模式。企业按政府规划建设标准茶园,由茶农以交售鲜叶折抵租金的方式进行承包。三是“政府建设,企业竞买”模式。由政府整合涉农项目建设标准茶园,三年后,向社会公开拍卖,资产变现,滚动投入。

   3、三个渠道扶持基地。一是争取资金扶持。千方百计挤进全省100万亩高效标准茶园建设项目。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扶持茶叶产业,主要用于茶树良种工程、茶叶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茶农贷款贴息、品牌宣传推介、茶叶技术培训、考核评比奖励等方面。二是整合项目扶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从2009年起,市、县用于种养业的财政扶贫资金,要确保60%投入茶叶产业;退耕还林、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异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等项目要重点支持中低产茶园改造和新建茶园,重点扶持茶叶专业村,形成“一村一品”、“整村推进”的产业格局。三是以奖代补扶持。各县(区)人民政府每年要在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茶叶产业。连片种植无性系良种10亩以上,由政府补助200元/亩;连片改造低产茶园10亩以上,补助100元/亩。建立良种苗圃繁育基地30亩以上,补助800元/亩。对购买茶叶加工机械的,纳入农机购机补贴范围。连片建设标准示范基地500亩以上的,由县人民政府统筹项目,解决蓄水、灌溉和县道路至茶园核心区的四级泥碎石道路。 

    4、三大措施保障基地。一是良种保障。将南江大叶茶种列为重点,按照统一建立良繁基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供应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茶农推广种植。不种植南江大叶茶种的,政府一律不予扶持。二是人才保障。由市农业局牵头,依托“阳光工程”,在全市组织实施“茶叶万人培训工程”。市、县涉茶单位的干部职工、乡镇领导、农技人员、村组干部、茶农、农资经营人员、茶叶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从事茶业宣传、茶文化研究的1万名涉茶人员分别参加栽培管理、初深加工、宣传营销等茶叶知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茶叶从业人员素质。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茶叶专业人才的作用,建立起市、县、乡(镇)、村4级茶叶科技服务网络。三是农资保障。为保证茶叶品质纯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标准,全市所有茶园的农资产品实行定点供应。在市农业局的指导下,使用由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认定的肥料和病虫害防治药物。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是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核心。

    1、招商引资建龙头。充分发挥我市被列入“优质富硒绿茶核心产区”的优势,集中力量编制茶叶项目,建立茶叶项目库。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茶事活动,推出一批可行性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吸引外资企业开发茶多酚、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及茶叶包装、茶具等多元化茶叶产品,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同时,积极发展茶叶前端产业,加大茶叶专用肥和生物农药的引资开发力度,满足省内外涉茶企业的需要。

    2、政府扶持育龙头。按照“做大做强”的原则,鼓励和帮助品牌优、基础好、实力强的企业,打破地区、单位和所有制界限,采取联合、兼并、参股、租赁等形式,推进企业整合,促进中小型茶叶企业向骨干企业、优势品牌集中。南江县要注册成立“光雾山茗兰茶业有限公司”,做强“云顶茗兰”品牌。通江县要做大“罗村茶叶有限公司”,做强“罗村”品牌。积极支持茶叶企业引进和利用先进设备技改升级,全面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水平,加快全市茶叶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步伐。

   3、调整结构壮龙头。充分利用我市茶叶品质独特的资源优势,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从注重春茶开发向注重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企业服务

设为首页 | 有害短信息举报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权申明
Copyright © 2008 - 2023 巴山网|巴中热线 www.bz173.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z173 Inc.  
广告联系 QQ: 1332239353 电子邮件:bzcm2008#qq.com(请将#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