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巴中经开区“零信访、零问题”背后的生态密码
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组织企业、市民召开信访化解专题会。
四川省巴中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本底优势。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巴中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作为一片年轻的热土,巴中市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700余家大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曾是产生环境信访、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环境信访,是群众对环境质量满意度的 “晴雨表”。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理念下,巴中市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以生态环境信访为突破口,倾真心、使全力、付深情,全力化解群众与企业关切的急难愁盼环境难题,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于优美生态环境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在 2024 年第三轮央督期间,巴中市经济开发区宛如一方净土,未收央督群众信访举报件,成功实现全区生态环境 “零信访”“零问题” 的佳绩。
高瞻远瞩,奏响环保 “最强音”
巴中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以高瞻远瞩的政治站位,奏响环保工作的 “最强音”。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安排部署,组织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投诉工作专题会议,精心谋划、精细部署。从案件接收至结果上报的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确保工作的严谨性与高效性。不仅如此,还第一时间制定印发《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方案》,并从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抽调 20 余名业务骨干,组建起一支精锐的群众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挂帅组长,负责信访投诉案件办理工作,明确要求接到群众信访投诉问题后,必须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现场处理、第一时间反馈上报,以雷厉风行的态度和行动,彰显对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与坚决整治的决心。
精准施力,守护生态 “每一寸”
“依正常管理规范,断不可如此,应于每个桶上,贴危险废物标签,并加以封闭。” 刘秉让,作为巴中市经济开发区态环境分局派驻到企业的环保监督指导员,平日主要向企业员工宣讲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诠释各级环保要求。作为环保 “宣传员”,他火眼金睛,在日常巡查中遇环境污染事件第一时间处置上报;作为环保 “巡查员”;他使用环保器具,确保突发情况能应对自如;作为环保 “指导员”,他专业理性实实在在为企业把好环保关,为企业的环保工作保驾护航。
“指出了我们很多不足的地方,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指导,及时纠正了我们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问题,让我们轻装上阵开展经营”巴中华星锦业服务经理冯波从一开始的抵触到现在的支持,他的感受很深。
作为巴中建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安全环保主管,张东说:“有了这个办法后,有利于我们(企业)环保工作的日常开展,减少了对我们企业的干扰,对于我们的监管更加公平更加透明。”
像刘秉让这样的环保监督指导员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及时发现、精准指导、快速反应,活跃在各个企业的环保监管盲区和监督死角,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生态环保监管体系。
与此同时,巴中市经济开发区还从科发、住建、生态环境、执法及辖区办事处等相关单位抽派人员,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工作专班。他们如同生态环境的 “啄木鸟”,对中央环保督察及 “回头看” 交办的群众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全覆盖走访摸排,重点关注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及群众满意度。不仅如此,他们还将目光投向建设工地、工业废气、弃土场、渣土车、餐饮油烟、农业养殖等容易引发群众投诉举报的环境问题,展开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已排查风险点位 30 余个,提出整改措施 40 余条,以精准有力的行动,消除问题隐患,守护着经开区的每一寸生态环境。
尽管在 2024 年第三轮央督期间未收到相关信访举报件,但对于从 “12345” 市民热线、市长信箱、市生态环境局转办等渠道收到的 4 件群众举报件,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即刻现场办理,悉心倾听群众环境诉求,扎实整改现存环境问题,将环境问题与矛盾化解于基层,消融于最小单元,坚决杜绝因群众不满或整改未达标而向中央环保督察组反映举报。当下,4 件群众举报件均已圆满办结。
凝聚共识,共谱环保 “和谐曲”
“共同探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路径,进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找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点与平衡点,致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格局。” 今年伊始,巴中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主动召集辖区各企业代表,开启“环保服务纾困春风行动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巴中市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负责人公开手机号码并当场表态:“企业乃市场经济主体,亦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与重要参与者。各位企业家朋友于经营发展中,遇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相关问题,随时致电,我们必及时回应,协同解决。” 进一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常态形成 “环保指导、企业受益,以教促改、以改增效” 的保姆式环境监管新模式,促使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从被动转为主动,从盲目化为自觉,从强制变为自发,营造主动做好环保、自觉维护环保、自发推进环保的良好氛围。
在日常处理 “12345”“12369” 群众来电、来信与网络信访案件时,始终坚持正面宣传引导,耐心向当事人阐释生态环保政策,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其生态环保意识。以环境诉求为导向,持续提升办件质量,让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同时,坚持常态化正面宣传引导,拓展宣传渠道,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组织宣传力量进社区、进企业、进车间,广泛宣扬巴中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成效,最大限度增进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巴中热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