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州区人民法院扭住基层基础建设不放松,聚精会神抓好“三个三”,精心打造“三型”人民法庭,有效提升了法院工作整体水平。上半年6个人民法庭受理案件950件,审结609件,案件合格率达99.8%。
一、建好“三个窗口”,打造“服务型”法庭。该院不断强化人民法庭是法院工作的窗口和前沿阵地的意识,积极探索创新为民利民便民举措。一是建好“立案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5个农村人民法庭均自主立案,建立了诉讼服务分中心,积极为当事人提供预约立案、巡回立案、上门立案、网络立案、立案调解、咨询答疑、信访接待、联系法官、查询案件进度等服务。今年以来,发放诉讼须知1200余份,导诉咨询接访385人次,上门立案25件,网络立案9件。二是建好“巡回窗口”,把法庭开到老百姓家门口。推行以中心法庭为主、社区法庭和巡回审理点为辅的法庭布局,强化6个城市社区巡回法庭经常性工作,在乡镇、中心村设立巡回审理联系点12个,上半年就地就近开展巡回审理案件185件,巡回审理率达50%。四川法制报、巴中日报、巴州通讯等报刊先后报道了我院的工作情况。三是建好“大调解”窗口,做到多元化定纷止争。坚持行之有效的构建以司法调解为主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齐抓共管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的工作机制和经验作法,做到“大沟通、大调解、大破解”。今年以来开展立案调解25件,委托、移送调解案件35件,指导人民调解15人次,发放矛盾纠纷预警通报6期,人民法庭案件平均调撤率达85%。
二、畅通“三个渠道”,打造“阳光型”法庭。该院坚持以公开求公正,以透明树形象。一是畅通“三大公开平台”渠道。高标准建成集案件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网上诉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运用平台,上半年裁判文书公开上网110件,庭审依法全部公开,清江科技法庭实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二是畅通“司法开放”渠道。今年以来举行司法新闻发布会1场,开展“司法开放日”活动3次,推选聘任人民陪审员65名,人民法庭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社区群众旁听、监督案件庭审、执行125人次,主动走访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89人次,征求意见、建议11条。三是畅通“司法宣传”渠道。积极开展“法律七进”、六五普法宣传、“法官访千家”、开学季法治教育进校园、法治进军营、街头法律咨询等活动。今年以来发放法治宣传资料850余份,举办法治教育讲座5期,公开接受法律咨询650余人次,在报刊网站刊载各类稿件320余件,与市电视台联办摄制以案说法电视专题节目5期。
三、着力“三个完善”,打造“效能型”法庭。该院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强化保障的工作思路。一是完善队伍建设。坚持“做精机关、做大法庭”,切实做到资源向法庭一线倾斜,在法庭人员配备上达到“一审一书一安保”,选任配强庭长,在提拔、职级待遇、评先选优上优待法庭一线干警,千方百计调动基层干警的工作积极性。近二年来先后有清江、梁永等3个人民法庭被省委政法委、省人社厅和省、市法院表彰为“优秀人民法庭”,有5名干警被省、市法院表彰为先进个人。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12条工作举措,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的法庭工作方针,做到因庭施策、一庭一品,着力在“红色法庭”、“绿色法庭”、“爱心法庭”、“背篼法庭”等各具特色的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强化审判管理,严格实行司法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驻村包乡责任制,修订、完善涵盖方方面面的7大类、29项规章制度,发给干警人手一册,建立健全了干警驻庭、工作礼仪、外出告知、发放联系卡和廉政卡等工作制度,做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是完善后勤保障。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办公办案网络系统,完善了法庭监控系统建设,开通了法院四级专网,今年增加办公设备18套,为每个法庭配备了生活设施、设备,让干警获得家的感觉,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巴州区法院 佘朝礼)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